开心怀孕,科学育儿
孩子学习独立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般而言,孩子在6个月以后,对于身边比较亲近的人,已逐渐有了清晰的印象,如果这张脸孔不见了,孩子会感到不安与恐惧。在这个阶段,应该先满足孩子心理及情绪上的需要,随时在他身边陪伴着他,或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做自己的事情,让他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着的。当他看得到你时,会觉得很安心自在,即使你稍稍离开视线外,他仍确信你会马上回来。这种早期依附关系的建立,是后期“独立”的前提。因为孩子只有踏实地相信有父母的爱做他坚实的大后方,他才敢于放心地向前探索。
当孩子学会走路以后,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孩子已具备移动能力,喜欢到处走,好奇地探索周围环境。他们一方面希望能不受拘束,一方面又有些害怕,这种矛盾冲突是这个时期儿童心理上的重要特征。这阶段的幼儿需要适当的鼓励和充分的安全感做后盾,去探索陌生的世界,父母可暂时离开,但必须让孩子知道,你并非就此不回或突然不见了,当孩子独自玩时,应不时注意他的一举一动,和他说说话,告诉他你的位置,或相视微笑让孩子感受到他仍是安全的,因为你随时在左右,只要他需要,你会马上出现。不必担心这样会宠坏孩子,对于尚未具备独立能力的幼儿而言,充分的安全感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
3岁以后,幼儿进入了学习独立的第三阶段。随着幼儿身心的逐渐成熟,渐渐地孩子不需要你在一旁陪伴,也能和其他同伴玩得非常快乐。面对随之而来的分离焦虑,父母要体谅孩子的担忧,告诉他:“我知道你害怕!”甚至告诉他你过去也有类似的忧虑,通过经验的分享,降低孩子的恐惧。父母也可让孩子有机会处理一些简单的事,但这些都只是幼儿愿意或可以尝试独立行事的开始,别奢望他会有令人满意的表现。父母必须耐着性子容忍幼儿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就算这会为你增添很多麻烦,也不能剥夺孩子尝试的机会,因为孩子就是通过这样的学习长大的!
“独立”并不是要求孩子勇敢地独自完成某件事,而拒绝孩子的求助,而是在生活中让孩子有机会为自己做主。父母也许只需提供意见,分析结果,由孩子自行做决定并负责。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要尽量和“自然”、“生活”相结合,让孩子学习处理身边的事件,参与日常活动,自然地表现出独立的行为。父母不要刻意地安排所谓的“独立训练”,更不要把试探独立的过程,当做培养孩子独立的方式,这样只会使孩子惊恐不安,从而显得更加依赖。
只有“独立自主型”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性格的孩子。在发展学上,7岁以前是认同期,在认同期内,父母的处世态度对幼儿的人格发展有很深的影响,若父母不具备独立自主的人格特质,幼儿自然无从学习到真正的“独立”。往后小孩表现出的独立,很可能只是表面上行事的独立,内心却仍存有非独立性的情感。这种表里不一的情况,很容易产生人格冲突,也就是在举止表现上相当独立,内心却十分脆弱。所以在期望孩子独立自主的同时,父母也要自我审视一番:
第一,重新思考和孩子间的关系。在依附行为尚未建立之前(也就是年龄尚小时),一味要求孩子独立,可能会造成亲子间的疏离。
第二,父母期望孩子独立,到底是基于“独立性”对人格成熟的重要,还是嫌孩子黏人,盼孩子能快速长大,让自己图个清静?在要求孩子独立自主时,父母的情绪是否稳定、态度是否一致?父母不稳定的情绪及态度易使孩子产生负面行为。
第三,父母是否在不自觉中用权威、假民主来驾驭孩子。一方面了解“独立性”对孩子的重要,另一方面却又无法容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做法。
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过程中,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容许孩子有探索的机会。穿衣服、吃饭、走路应是三四岁孩子能自己处理的,但父母常因孩子做得不够好而一手包办了。这样虽然省时又省事,但也容易养成孩子依赖的习惯,而且会带给孩子很大的挫折感。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别急着替孩子把事情做好,要给孩子机会,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领悟可行的方法。挫折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情绪,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给孩子尝试的机会,才能积累经验,重拾信心,即使日后面对社会变迁,也能自在生活。过度保护下的孩子,反而可能会缺乏韧性及生活应变能力。
(2)容许孩子有探索的空间。孩子是天生的冒险家,对于自己的冒险行为,孩子往往感到很得意,但父母却觉得很危险,很恐惧,进而阻止孩子的冒险行为。断然阻止或恐吓孩子的自发性行为,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怯于主动行事,因为他感受到的周遭环境充满危机,更严重的是孩子会失去对环境的好奇及信心。有些父母过于保护孩子,是因为自己有恐惧的经验,于是禁止孩子做这做那,事实上那样的恐惧是父母自身的恐惧。父母对孩子的安全是该小心翼翼,但也要以弹性的尺度容许孩子有探索的空间。做父母的往往过低估计了自己孩子的能力,以为他们哪经得起这么大的痛苦、挫折。其实孩子的潜力是惊人的,只要你给他机会,他会在荆棘丛生的荒园里开辟出一片天空。
(3)容许孩子有选择的权利。如果我们用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孩子的一举一动,便会不允许孩子做这做那,这样一方面抑制了孩子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迫使孩子接受成人的概念与标准。久而久之,孩子丧失了自主选择、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人的决定就是孩子的选择。即使他长大以后,也要由别人来决定他的一切,这样的孩子是永远不会独立的。
(4)容许孩子有失败的经验。在孩子尝试独立的过程中,必定会碰到挫折、失败。这时候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支持。给他一些鼓励与认可,和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克服的办法,鼓励孩子再去尝试。这样孩子即使无法解决问题,但心灵上的阴影可以减轻些,以后再遇到不如意的情况也能忍受。
摘自《0-6岁育儿经大全集》 作者:静涛
备孕 不孕不育 3518
备孕 夫妻生活 4269
备孕 备孕攻略 5552
不孕不育 人工受孕 6858
备孕 好孕指南 5186
备孕 夫妻生活
孕前保健 乳腺增生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遗传优生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夫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