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育儿管家

开心怀孕,科学育儿

首页
知识
开心社区
知识
知识详情
健康育儿切记别做“妈妈医生”

  “妈妈医生”有一点医疗卫生知识,因而对孩子的医疗与保健,常常越俎代庖,自行决断。其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事与愿违,有的甚至把孩子的生命也赔上了。 

  比如,“妈妈医生”见孩子伤风感冒、肚痛拉稀等,就自行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并连续或过量地服用,以致孩子体内菌群失调,病情是雪上加霜;

  “妈妈医生”还会凭空想像,认为孩子“热气”,强迫其经常性地大量吞服清热药水和冲剂,造成孩子的脾胃功能受损;

  “妈妈医生”见孩子肚子疼,便会用力去按摩,造成了阑尾脓点破裂、蛔虫钻胆道、肠套叠套入加深而危及生命;

  “妈妈医生”对孩子皮疹经常使用“肤轻松软膏”涂擦,造成皮质改变或体内激素改变;

  “妈妈医生”强令孩子多吃什么、禁吃什么,造成体内营养素失调;

  “妈妈医生”还会大量购进多种增高性益智性的“口服液”,强行命令孩子服用,孩子服用得发腻却不见任何效果;

  “妈妈医生”还会为乙肝患儿购买名目繁多的“特效药”,一服就是半年几载……

  这些都是“妈妈医生”们的“杰作”,要知道,这些自以为是的行为极大地损害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形成“妈妈医生”一族的原因

  第一,对孩子过分溺爱,总想处处呵护孩子。即使孩子生了病,也认为自己应该或者有能力为之诊治;

  第二,她们以自己极为有限的知识,自告奋勇地充当孩子疾病的初诊医生,而不知自己所具有的一鳞半爪医药知识,根本不能应付儿童复杂疾病的需要;

  第三,生活节奏加快,对孩子疾病所见的表象或暂时现象作诊断依据,图个方便在附近药店购药为孩子治疗,尤其在偶然获得效果后,更坚定自己充当“妈妈医生”的信心;

  第四,出于节约考虑,一些妈妈对孩子的“小病”不想或不愿意送医,在自行诊治中,失去治疗时机而导致“小病”变成大病。

  其实,妈妈的主要责任是养育孩子,应该在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品德上多下功夫。至于孩子生病,没有充分的把握,不要自作主张,而应该及时送医院就诊,以保证没有闪失。必须明白,因为妈妈不是医生!

 

相关知识
宝宝掉发怎么办?

宝宝掉发怎么办?

4-6个月 婴儿护理        5045

新生儿斜颈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斜颈是怎么回事?

4-6个月 婴儿疾病        7032

宝宝经常用痱子粉好吗

宝宝经常用痱子粉好吗

4-6个月 婴儿疾病        7908

为什么宝宝会得佝偻病?如何预防?

为什么宝宝会得佝偻病?如何预防?

宝4个月        55132

生个双胞胎 哺乳妈妈如何喂养两个宝宝

生个双胞胎 哺乳妈妈如何喂养两个宝宝

0-3个月 母乳喂养        6453

热门知识
宝宝饮食不可过于鲜美

宝宝饮食不可过于鲜美

4-6个月 辅食添加

什么是婴儿湿疹

什么是婴儿湿疹

0-1岁 婴儿湿疹

冬天,宝宝吃什么可耐寒

冬天,宝宝吃什么可耐寒

7-12个月 微量元素

母乳不足会影响下一代哺育吗

7-12个月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新生儿的八个好处

0-3个月 母乳喂养

正确给宝宝口腔护理的方法

4-6个月 婴儿护理

最新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