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怀孕,科学育儿
称谓多变 爱意不变
古代:
当面称娘子背后称“拙荆”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施其生说,在中国古代,关系称谓均有面称和背称之分。所谓面称,就是当面喊的,背称则是跟他人言及某人时的称呼。在中国古代,男子对于女性配偶的面称,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古装戏里常听的“娘子”、“夫人”,这也的确是当时比较普遍的称呼。而女子对于男性配偶的面称则有“相公”、“郎君”、“官人”。表面上看,男女双方还算彼此尊重,可一背过脸去,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女子对于男性配偶的背称还算恭敬,叫“夫君”、“外子”,男子叫女性配偶可就有些不堪入耳了,叫“内子”尚算不错了,有的还要加上个“贱”,唤作“贱内”,也有叫“拙荆”的。后者的意思,用现代话翻译,就是“穷女人”。穷苦人家的女人没钱买金钗银钗,随便插个树根就出门了,这个树根做的钗,就是“拙荆”。但是千万别误会真的是穷苦女子,“拙荆”、“贱内”在古代可是有文化的官家人用的。
上世纪2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前
不同区域夫妻称谓有别
至于更多人熟悉的“爱人”这一称谓,据考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称谓词,最早见于新文学作品之中。上世纪20年代初郭沫若写的诗剧《湘累》中,就有“九嶷山的白云哟,有聚有消;洞庭湖的流水哟,有汐有潮。我的爱人哟,你什么时候回来哟。”施其生说,鲁迅先生也曾在一首打油诗里面用过“爱人”一词。但在较早的时候,“爱人”这一称谓还没有广泛地用于对妻子或丈夫的称呼。上世纪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解放区的一些受新文化运动熏陶的知识分子开始用“爱人”指称自己或对方的配偶。而在国民党统治区,夫妻之间的称谓,则多是“先生”、“太太”。
新中国成立后
“爱人”成最普遍夫妻称谓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一些对妇女有歧视色彩的称谓如“屋里的”、“做饭的”不再使用;而建国前在国民党统治区使用的“先生”、“太太”也不宜使用。于是“爱人”这一称谓,遍及全国。此时,“爱人”没有了“情人”的含意,只是“妻子”或“丈夫”的别称。而且,当时称呼“爱人”,是比较革命的。当然,“爱人”主要也是背称,夫妻之间,更多会直呼其名,而不会当着面就“爱人”长“爱人”短的。
改革开放后
老公老婆行遍天下
至于现今社会普遍流行的“老公”、“老婆”两词,施其生说,“老公”一词主要源于粤语,而“老婆”一词,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倒也通用。在施其生的记忆中,这一现代通行的叫法,在100多年前其实就已经出现在一些传教士的文献中了。“老公”、“老婆”两词在现今的盛行与背称、面称界限的逐渐模糊有关。施其生说,粤语中称呼爸爸的词“老窦”原本是背称,在香港,一些顽皮的小朋友开始当着面称呼“老窦”。“在过去,将背称当成面称用是很不礼貌的。”施其生说。原本作为背称的“老公”、“老婆”也成为了面称,曾因带阶级色彩而消失的“先生”、“太太”,又重新从港澳地区回流至内地。
伴随着“老公”、“老婆”的盛行,“爱人”一词渐渐风光不再。在施其生看来,“爱人”一词并不符合中国人含蓄的性格特征。除了“老公”、“老婆”之外,人们还会用一些不显得太亲密肉麻的中性词指称配偶,例如“我家男人”、“我家女人”、“孩子他爸”、“孩子他妈”等。旅居加拿大的陈曲告诉记者,如果跟略懂中文的老外介绍配偶,说“这是我爱人”,很容易引发歧义,老外会以为它的意思是“情人”。调侃的也有不少:烧火婆、伙计、黄脸婆、女当家、另一半、领导、我的她、我那位、财政部长、主妇,肉麻的有宝贝、心肝、甜甜、蜜蜜。
各地夫妻称呼你都认识吗
广东:丈夫:老公、“衰佬”、“衰公”、“死鬼”等 妻子:老婆、“衰婆”
陕西:丈夫:汉子 妻子:婆姨
四川:丈夫:老公 妻子:婆娘
北方地区:丈夫:孩儿他爹 妻子:孩儿他娘;合肥阜阳一带:丈夫:孩他爹 妻子:俺媳妇、俺那口子;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称妻子为堂客
【网友分享】夫妻定律
备孕 不孕不育 8353
备孕 不孕不育 1230
备孕 孕前饮食 2672
备孕 遗传优生 9962
备孕 生男生女 3020
妈妈办证 结婚证
备孕 孕前饮食
备孕 好孕指南
备孕 好孕指南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遗传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