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育儿管家

开心怀孕,科学育儿

首页
知识
开心社区
知识
知识详情
口腔名医的私家笔记:口腔知识大集合上

每个当父母的都希望

自己的孩子

爱吃饭、爱说话、爱表达

可是如果

口腔疾病缠上孩子

让他们

不能好好吃饭

不能愉快表达

不敢开口大笑

怎么办?

不要怕!

湖南省儿童医院口腔科刘丽辉/主任的“最全口腔知识干货”来了

知识篇

一、小儿口腔常见问题

儿童口腔疾病主要包括有“虫牙”(龋病)、“地包天”、“鹅口疮”、疱疹性口炎、舌系带过短、“大舌头”、“双排牙”、牙外伤等,这些都会导致宝宝的咀嚼功能、语音及颜貌等影响,以至造成患儿的身心健康。

引起口腔疾病的原因:

“龋 病”

要注意少吃含糖食物,婴幼儿尤其不能含奶瓶入睡。

“地包天”

妈妈要注意喂养姿势,奶瓶不能抬得太高,以免压迫上颌骨 ,影响上颌骨的发育。

“鹅口疮”

口腔溃烂、疱疹性口炎等口腔粘膜疾病,主要是因为患儿的抵抗力下降,又没有注意奶具的卫生引起的。家长要注意宝宝手的卫生,不与其他的小朋友共用餐具等,注意不要让宝宝将尖锐的玩具、用物放在口腔内,不然会导致口腔刺伤、疱疹性口炎、手足口病等。

“双排牙”

因为目前食物都比较精细,老牙齿(乳牙)没掉,新牙齿就长出来了,形成了二排牙,若不及时拔掉老牙齿,牙齿就会长不齐。

“外伤牙”

是由于宝宝学走路时,家长没有看护好,大点的小朋友打闹等,导致前牙外伤脱落,明显影响语言和美观。

二、小儿口腔常见疾病简介及防治

1、龋病

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至牙冠破坏,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牙齿)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糖(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紧紧贴附于牙面,由唾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这种获得性膜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袭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不少家长认为,儿童的乳牙迟早都是要换的,因而对乳牙龋病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相反,另一些家长则认为既然乳牙已龋坏,以后又要换,还不如早日将它拔除,省得反复上医院。以上两种想法都是错误的:

1)在儿童期,乳牙咀嚼功能的健全和维持,是全身营养供给的保证,是促进牙弓、颌骨发育不可缺少的生理性刺激。假如乳牙患病得不到治疗或过早脱落,则可能使全身发育受到影响,同时造成颌骨发育不足,牙弓发育过小,恒牙萌出时因位置不足则排列紊乱,进而影响成年后的咀嚼功能和美观。

2)乳牙是恒牙萌出的向导,假如乳牙健康,在口腔内存留的时间够长,则能引导恒牙在正常位置萌出。否则将使恒牙萌出位置异常,造成牙颌畸形。

3)如果乳牙严重龋坏而不给予治疗,就有可能并发根尖周围炎症,累及恒牙胚时,将使恒牙的发育受影响,造成恒牙的釉质发育不全症。因此,应积极认真地请口腔医生治疗乳牙龋坏。

防龋工作应从牙齿一萌出就开始

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少吃酸性刺激食物,临睡前不吃零食;

少吃含糖分高的食物,如糖、巧克力、饼干等;

不可吃太多的过于坚硬的食物,以免牙齿磨损;

平时饮食应多摄入富含钙、无机盐等营养食物,尽可能食用高纤维粗糙食物。

常参加体育锻炼,定期检查口腔,龋坏早防早治。

2、鹅口疮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婴幼儿。

病因

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发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

以下情况均可引起感染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

2)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6~7个月时开始长牙,牙床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3)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4)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

临床表现

1)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治疗

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婴儿室应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预防传播。

预防

1)产妇有阴道霉菌病时应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

2)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

3)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和乳头;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4)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

5)婴儿室应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预防传播。

6)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7) 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用具不可混用。

3、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出现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易复发。

发病原因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食具和衣物间接传染,传染方式主要为直接经呼吸道、口腔、鼻、眼结膜、生殖器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人体。

4、舌系带过短

正常人无论大人、小孩,其舌头一般都能伸出口外, 系带过短是指孩子出生后舌系带没有退缩到舌根下,导致舌头不能伸出口外,而且舌前伸时舌尖因被舌筋牵拉而出现凹陷,舌尖呈W形(正常人舌头伸出时舌尖呈V字形),还可能影响哺乳或与下前牙摩擦,发生溃疡。孩子张口时舌尖不能上翘,不能舔到上齿龈或伸过上唇,年龄稍大后则影响正常发音。

舌之所以伸不出来,是因为它被一条“带子”拉住了。如果我们让孩子对着自然光线张开嘴,让其将舌头向上向后卷起,就会发现孩子舌头的下面正中央有一条又薄又软的“带子”在牵拉着舌头,这条“带子”医学上称为舌系带。舌系带短了,舌头的运动自然就会受到限制。想伸伸不出,想卷卷不起来,说话也就说不清楚,发卷舌音时则更加明显。当然,说话不清楚的人不一定都是舌系带短了,也许是发音器官的其他部分出了毛病。

舌系带短缩绝大多数是先天性的。所以,对每一个婴幼儿都应该及早地检查一下他(她)的舌系带,看看短不短。

如果舌系带过短,应在发音定型前进行舌系带整形手术,以改正发音,效果非常好,新生儿、婴儿都可以进行舌系带整形手术,最好是在没有长牙之前即6个月以前进行手术。

治疗方法包括语音治疗,非麻醉下的系带切开术和全麻下的系带修整术。

5、地包天

上颌骨发育不足和遗传等先天因素是前牙反咬合的病因,不良的喂奶姿势和儿童的不良习惯也可造成前牙反咬合。前牙反咬合可限制上颌骨发育,导致下颌过度前伸,造成颜面中部三分之一凹陷,明显影响面貌,早期矫治可纠正或减轻面貌改变,取得相对好的治疗效果。乳前牙反咬合的最佳矫治时间为3~4岁。

口腔的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

1)宝宝长出牙齿就要用面前、纱布、指套牙刷清洗牙齿。

2)宝宝一岁后要尽量改掉喝夜奶的习惯,睡前吃完奶后要清晰牙齿后睡觉,注意喂养姿势。

3)2岁后家长要让宝宝自己学习刷牙,可以不用牙膏,就用能喝的清水。

4)3岁以后宝宝若能将漱口水、牙膏吐赶紧的花花,可用少许含氟牙膏刷牙、增加牙齿抵抗力、防止“蛀牙”。

5)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6)少吃零食、甜食、酸性的实物,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

7)发现“双排牙”即使拔掉乳牙。

8)学走路或运动时都要防止摔到上前牙。

9)可以用涂氟、含氟牙膏、窝沟封闭,来防龋,保护牙齿。

10)定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最后

我们的目标是

没有蛀牙

本文由宝贝在线问提供,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号“宝贝在线问”

相关知识
儿医解读带宝宝看病的那些错误观点

儿医解读带宝宝看病的那些错误观点

宝7个月        32760

男人最讨厌女人床上10行为

男人最讨厌女人床上10行为

备孕 夫妻生活        7049

小细节处理好夫妻关系

小细节处理好夫妻关系

备孕 夫妻生活        3221

热门知识
小动作窥视他的性格

小动作窥视他的性格

备孕 夫妻生活

十大智慧助你决胜职场

十大智慧助你决胜职场

备孕 夫妻生活

什么面相的男子怕老婆

什么面相的男子怕老婆

备孕 夫妻生活

人工授精全过程(图)

备孕 不孕不育

最新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