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育儿管家

开心怀孕,科学育儿

首页
知识
开心社区
知识
知识详情
让孩子拥有童年的友谊

人的一生中,有三大感情系统,即亲子系统、友伴关系及婚姻关系。这三大感情系统对于个人的人格健全发展、心灵的安定与充实、生活的活力与斗志都极其重要。而友伴对儿童行为的社会化尤具重要性:
(1)学习社会技巧。社会技巧是指帮助儿童建立同伴、从事社会适应等所需要的行为与能力,诸如互助、合作、利他、沟通能力、参与团体、维持友谊,以及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而这些行为与能力的培养,则必须投身于团体生活,从友伴间的互助活动中,彼此观摩模仿,相互增强,使儿童学习如何在同伴世界中生活。
(2)建立社会性比较。与同伴相处,也可以让儿童将自己与他人做一个比较。成人不难发现幼儿们常常互相比较,诸如“我画得比你好看”、“我比你高”,实际上这种比较提供幼儿衡量自己的尺度。人类在寻求自我肯定、建立自我概念的过程中,必须透过社会比较的过程,来找出自己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因此,伙伴的互动经验像一面镜子,帮助孩子了解自己。
(3)获得团体的归属感。学龄前儿童的生活中,集体生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这个环境中,幼儿除了需要父母的关爱之外,也需要同伴的接纳。如果在团体中不受欢迎,甚至受到排斥,那就意味着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失败的,对他而言会很痛苦。
(4)修正偏差的心态。目前一般家庭中小孩较少,父母往往对孩子宠爱有加,有求必应,很容易造成小孩惟我独尊的心态。然而同伴关系是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能够修正一些幼儿在家庭中习得的错误心态与不利行为,对于自我中心、自私自利、攻击性行为可以获得修正的机会。
幼儿在集体生活或交友过程中,有的很受欢迎,有的却受到冷落或排斥,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家庭中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将来儿童在团体中与伙伴的互动奠定良好的基础。研究中发现,经常适量提供玩具给幼儿玩的母亲,其幼儿也常将玩具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父母与子女相处中,如果常进行身体接触,或常与子女聊天,孩子的同伴关系也会比较好,尤其对男孩子,更有增进伙伴关系的明显效果。如果母亲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用开明、民主的管教态度等,都将促进子女社会能力的发展,进而影响孩子在团体中受欢迎的程度。
(2)排行的顺序。孩子因排行的顺序不同,而影响到其待人处世的能力与态度。例如老大在家庭中因具有较多的权力,往往养成较为霸道权威的性格,以自我中心而不知考虑别人;而排行老二或其他非家庭中惟一或头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习协商、调适、忍耐等技巧,与手足或家人相处,这种处于排行上不利的条件,反而增加其社会适应的能力,使其更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
(3)相貌与仪表。根据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发现,儿童的身材与仪表往往影响到他们在团体中受欢迎的程度。例如身材较为高大、体格强壮、匀称挺拔的儿童较受欢迎,相貌俊美具吸引力的儿童也较讨人喜欢。
(4)社会能力。观察幼儿园中受欢迎的儿童与受排斥、孤独的儿童的社会行为表现,发现有明显的差异。一般而言,受欢迎的儿童较具备同情心,能够主动地替他人着想,考虑他人的需要,拥有沟通、结交朋友、维持友谊,以及解决问题等社会技巧,尤其在运用策略时,少用争论性的策略,策略的变通性也较大。
(5)行为特征。在同伴心目中,受欢迎的儿童行为较为友善,攻击性不强,较守规矩,依赖同伴胜于依赖师长,在与他人相处时,往往给予同伴较多积极的影响。
应该说,孩子天生是喜欢交朋友的,但在这个孩子越生越少的社会,我们的孩子普遍丧失与同龄人相处、处理问题的机会,因此在“社交技巧”方面非常缺乏,家长有必要多做一些努力,教给孩子一些容易受到同伴欢迎的技巧,诸如:
(1)告诉孩子可以被接受的游戏方式。有些较活泼的孩子,喜欢用粗鲁的动作去引起别人的注意,为的是要别人跟他玩,结果却把别人惹哭或吓跑了。父母首先要以严肃的态度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别人不喜欢的,并鼓励孩子说出“我跟你玩好吗?”这样的话,请孩子多次复述,让孩子知道,别人喜欢他,但是不喜欢粗鲁的动作。家长在家里也尽量避免与孩子打闹,以免积习难改。
(2)告诉孩子不可侵犯他人的自由。父母必须教导孩子尊重别人,别人的东西未经许可不可乱碰;有任何意见也必须先征得别人的同意。父母平时也应尽量尊重孩子,如不任意打断游戏中的孩子,不过分干涉孩子的游戏方式及内容,让孩子习惯于被人尊重,也尊重别人,这样的孩子自然为人所喜欢。
(3)教导孩子慢慢地、清楚地说话。有时孩子认为自己已经跟对方说了,却仍发生争端,原因就在于话没说清楚。一些比较急躁或语言发展较慢的孩子,常有这类的问题,父母要鼓励孩子一字一字慢慢地说,同时要耐心地让孩子运用有限的词汇来表达意思,要教会孩子看着别人说话。
(4)鼓励孩子加入团体。家长可以先选择年龄相近的孩子,让孩子一对一地相处,不过在接触之前最好能给孩子充分的心理准备,让他知道将会看到什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孩子相处的小摩擦若没有安全顾虑,不妨让孩子自行处理,他们可能发展出一种混合着小冲突与嬉闹的游戏方式,社交能力也会在无形中提高。但如果发生较大的冲突,可以将孩子暂时隔离,等孩子发现跟朋友玩要比被隔离有趣时,就可以教孩子分享,以及等待、轮流的观念。孩子会从经验中体会到轮流并不代表丧失,从分享中也能得到快乐,进而学得基本的与人相处之道。不要因为尴尬或怕丢脸,而在孩子发生冲突时即刻介入,这样做剥夺了孩子学习处理问题的机会,孩子只有遭遇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5)经常赞美孩子,也教孩子赞美别人。孩子如能自然地说出“你很棒啊!”“你好漂亮!”之类的话,自然可以赢得不少友谊。
 摘自《0-6岁育儿经大全集》 作者:静涛
   

相关知识
开发大脑游戏:上上下下

开发大脑游戏:上上下下

备孕        3

冬季最好不要怀宝宝

冬季最好不要怀宝宝

备孕 好孕指南        4057

不适合让宝宝玩的五种游戏

不适合让宝宝玩的五种游戏

备孕 夫妻生活        7518

男人色情的心理

男人色情的心理

备孕 夫妻生活        2643

热门知识
小动作窥视他的性格

小动作窥视他的性格

备孕 夫妻生活

十大智慧助你决胜职场

十大智慧助你决胜职场

备孕 夫妻生活

什么面相的男子怕老婆

什么面相的男子怕老婆

备孕 夫妻生活

人工授精全过程(图)

备孕 不孕不育

最新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