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怀孕,科学育儿
运动能力和心智的密切联系决定了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时,不能仅仅局限在身体的机械训练上,而要从整体智慧发展的角度出发,采用多种适合宝宝的方式进行。况且,孩子好玩好动,我们只能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才能吸引孩子积极活动,以达到促进他们运动智慧发展的目的。
让宝宝练习走路
走路对1岁宝宝来说可是一件大事,这是他们运动智慧发展的关键要素,因为学会走路,不仅说明身体有了进步,更意味着宝宝的世界更加开阔了,他们能接触到更多的事物了,对于开阔心胸,发展智慧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所以,爸爸妈妈要让宝宝勤练走路,并且可以做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宝宝喜欢走路。
游戏范例:
大脚丫,小脚丫(适合1~2岁宝宝)
爸爸/妈妈和宝宝面对面站好,爸爸/妈妈拉着宝宝的手,让宝宝的小脚踩在爸爸/妈妈的大脚上,然后爸爸/妈妈向后走(向前走),带动宝宝也迈步。可以边走边说这样的儿歌:
大脚丫,小脚丫
大脚丫,小脚丫,
两只脚丫齐步走,
一二一,一二一,
大脚向前走,
小脚向后退。
一二一,一二一,
大脚向后退,
小脚向前走。
宝宝刚学走路时,因为他们由成人的怀抱中刚刚出来,所以有些害怕,这个游戏可以让宝宝知道,走路是有趣的事情,并且爸爸/妈妈会在他的身边的。
开火车(适合1~3岁宝宝)
爸爸/妈妈在前,宝宝拉着大人的双手或衣服在后,用脚尖碎步走。爸爸/妈妈可以在途中不时地报个站名,并且学火车“呜呜——”声,这样会增加宝宝的兴趣。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最爱玩这个游戏了。
踩影子(适合2~3岁宝宝)
太阳下或路灯下会出现影子,爸爸/妈妈与宝宝出外玩耍时,可以有意地利用这个现象。让宝宝踩爸爸/妈妈的影子,爸爸/妈妈则要尽力躲闪,不要让宝宝太容易就踩到。爸爸/妈妈也可以跟宝宝互换,由宝宝躲闪,爸爸/妈妈来踩。
这样的游戏每天在出门或回家的路上就可以进行,不用耽误太多时间,也不用准备什么材料。并且,游戏能够锻炼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让他们在其中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愉快的情绪。
锻炼宝宝的协调能力
宝宝1岁半以后,能自己独立行走,并走出了不同的花样,如侧身走、倒着走、爬楼梯等,这些都是他们在探索自己身体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运动智慧也会得到发展。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更多好玩的游戏,帮助他们练习自己的“舞步”,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方法范例:
送娃娃(适合1.5~3岁宝宝)
爸爸/妈妈准备一个大的方形纱巾和一个玩具娃娃。告诉宝宝,现在娃娃找不到家了,我们送她回家吧。然后,将纱巾展开,爸爸/妈妈握住纱巾两角,宝宝握住纱巾两角,把娃娃放在纱巾上,爸爸/妈妈和宝宝抬着,把娃娃送回家(给娃娃做个家)。
可以做几种行走方式:(1)侧着走;(2)倒着走。可以先是爸爸/妈妈在前,示范怎样倒着走,然后宝宝倒着走。
可以做几种行走路线:(1)直线行走;(2)蛇形行走;(3)“之”字形行走。
可以边走边说儿歌。
送娃娃回家
小娃娃,迷了路,
想妈妈,呜呜哭,
娃娃,娃娃,你别哭,
我马上就送你回家。
走楼梯(适合1~3岁宝宝)
1~2岁宝宝,走楼梯,爸爸/妈妈可以在旁边扶着宝宝,让宝宝一阶一阶地上下楼梯。
2~3岁宝宝,走楼梯,爸爸/妈妈可以在前几阶上等着宝宝,鼓励宝宝自己一阶一阶走上来或走下去。
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和动作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要求。
模仿小动物走路(适合2~3岁宝宝)
让宝宝模仿各种小动物的特点练习走路,增加他们走路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兴趣。可以念着下面的儿歌进行。
走路
小青蛙走路,蹦蹦跳;
小鸭子走路,摇摇摆;
小乌龟走路,慢吞吞;
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让宝宝练习跑步
跑,对宝宝有很大的好处。可以促进骨骼生长,令肌肉结实,增强腿部力量,使心脏的跳动有力,加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等。跑是全身的运动,需要大脑起协调作用,是发展运动智慧的好方式。
游戏范例:
猫捉老鼠(适合1~2岁宝宝)
爸爸/妈妈准备一只老鼠玩具,或者自己制作一个,由爸爸/妈妈牵着老鼠跑,让宝宝扮演小猫,来捉老鼠。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宝跑的能力来控制老鼠跑的速度。玩几次之后,可以和宝宝互换角色,把老鼠系在宝宝身上,爸爸/妈妈来追小老鼠。
注意:如果在家里玩这个游戏,要把场地清理干净,不要让一些物体把宝宝绊倒,甚至弄伤。
追皮球(适合2~3岁宝宝)
领宝宝到公园或者小区内比较平坦开阔的地方,准备一个皮球,活动开始,爸爸/妈妈把皮球抛出去,然后让宝宝去追皮球,把球捡回来交给爸爸/妈妈。看看哪次的速度最快,皮球没有跑远或许就被宝宝追回来了。
这个活动可以多次进行。宝宝跑得好,爸爸/妈妈可以夸奖宝宝。增加他们的自信,让他们热爱运动。
锻炼宝宝的弹跳能力
宝宝2岁之后会跳了,这代表他们的力量、协调性又有了一个提高。跳跃是运动智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从跳跃开始,就引发出一系列的动作,运动智慧就又上了一个台阶。
游戏范例:
勇敢的小伞兵(适合2~3岁宝宝)
让宝宝练习双脚从高处往下跳,培养跳跃的能力和勇敢精神。
第一步:在室内游戏,把被子叠成10厘米左右的高度,让宝宝站到上面,然后跳下,因为直接在户外或硬的地上跳有可能会受伤,而且宝宝并始可能不敢跳,所以我们先在室内预演,训练宝宝的胆量和跳的技巧。
第二步:到户外,找一个有小台阶的地方。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唱着儿歌,做着开飞机的动作,说到要跳伞时,和宝宝一起站到台阶上,然后跳下。可以多做几次,根据宝宝的发展情况,增加台阶的高度。
儿歌范例:勇敢的小伞兵
我是勇敢的小伞兵,
坐着飞机上天空,
一二三,准备好,
打开伞包飞下来。
可爱的小白兔
让宝宝练习双脚离地蹦跳。
和着儿歌,爸爸/妈妈和宝宝装成小白兔的样子,一起蹦蹦跳跳。
儿歌范例: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锻炼宝宝的攀爬能力
人说爱爬的宝宝聪明,这其中是有一定道理的。爬是可以调动全身的运动,尤其能锻炼宝宝的协调能力,并且使宝宝的大脑得到很好的运用。 1~3岁的宝宝虽然学会了走路、跑跳,但爬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活动项目。
方法范例:
爬高山(适合1~2岁宝宝)
让宝宝练习爬行、翻越的能力,并增进与爸爸/妈妈的感情。
爸爸/妈妈躺下扮作大山,边说儿歌边让宝宝往家长身上爬,爬到“山顶”,然后再爬下来,最后,爸爸/妈妈可以抱抱宝宝,亲亲宝宝,以示鼓励。
儿歌范例:爬高山
面前一座高高的山,
勇敢的宝宝往上攀,
爬到山顶我看一看,
这里的风景不一般。
看谁爬得快(适合2~3岁宝宝)
在室内可以给宝宝铺一块较大的活动场地,让宝宝练习爬行。爸爸/妈妈可以跟宝宝比赛,看谁爬得快。
跟宝宝说好规则,爸爸/妈妈一下令,就一起往目的地爬,谁先到就获胜。爸爸/妈妈可以让着宝宝,给宝宝一些自信,等宝宝熟练了,你就发现自己没有小宝宝灵活了,爬不过宝宝了。
培养宝宝钻的能力
对于1~3岁宝宝来说,钻的能力也是发展宝宝运动智慧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我们平时培养宝宝的活动中,可不能忘记锻炼宝宝钻的能力。
这个游戏可以在室内进行,室内最好有一块专门供宝宝爬的场地,爸爸/妈妈手脚着地,身体隆起,装作一个山洞,让宝宝扮作小火车,从中间钻过去。爸爸/妈妈可以边当山洞,边念下面的儿歌,并发出小火车的声音,这样宝宝会对游戏更有兴趣。
还可以将几个大纸箱挖洞,摆在一起,做成长长的隧道,让宝宝钻进钻出。
儿歌范例:钻山洞
小火车,轰隆隆,
遇见大山钻山洞。
钻进山洞黑糊糊,
钻出山洞亮又明。
锻炼宝宝上臂的力量和灵活性
上肢的力量和灵活性的发展,对于1~3岁宝宝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因为上臂的发展水平代表着运动智慧的一个方面,发展上臂的能力,就是在加强和发展宝宝的运动智慧。
游戏范例:
拉大锯扯大锯(适合1~2岁宝宝)
这个年龄的宝宝,练习抛物还达不到,可以做这样的游戏来发展他们的上臂力量。
爸爸/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好,手拉着手,两人一拉一送,一送一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边唱下面的儿歌,边游戏。
儿歌范例:拉大锯 扯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门前唱大戏。
爸爸去,妈妈去,
就是不让宝宝去。
爸爸妈妈我想去,
宝宝也爱看大戏,
爸爸妈妈让我去,
宝宝听话爱学习!
扔沙包(适合2~3岁宝宝)
相信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回忆快乐的童年时,其中会有一些是跟沙包有关的,是啊,这种古老而有趣的游戏对发展宝宝的上臂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爸爸妈妈不妨也做几个沙包,跟宝宝一起游戏,培养宝宝的运动智慧,也拾起自己童年闪光的记忆。
准备几个沙包和一个篮子,爸爸/妈妈和宝宝相隔1~3米(根据宝宝的年龄和投掷的水平而定),面对面站立,宝宝把手中的沙包扔到爸爸/妈妈手持的篮子里。因为宝宝扔得不是很准,爸爸/妈妈可以移动着接宝宝扔出的沙包。接住了,就夸赞宝宝扔得好,让宝宝有成就感,继续扔。等宝宝扔得比较准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不动,让宝宝自己扔,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锻炼宝宝的腿部力量
宝宝2岁以后,掌握了踢的动作。这时他们能一只脚着地,一只脚腾空并发力,这说明他们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都在发展,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更好地练习这个动作,丰富和促进他们运动智慧的发展。
小射手
爸爸/妈妈两腿分开站立,装作“球门”,宝宝站在爸爸/妈妈对面是小射手,把皮球放在脚前。游戏开始,爸爸/妈妈说:“看看我们的小射手今天能进几个球?开始吧!”宝宝踢进了要表扬,踢不进时要鼓励宝宝,增强自信心。
玩一会儿后,可以跟宝宝互换角色,宝宝当球门,爸爸/妈妈当射手。
爸爸/妈妈根据宝宝的不同水平,确定两腿间的距离及与宝宝之间的距离。
促进宝宝手部肌肉和灵活性的发展
手的发展和心智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手在锻炼过程中不仅能促进小肌肉和运动智慧的发展,也能促进人的整体智慧的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灵手巧,因此,应多多创造和利用机会让宝宝的手动起来。
小手捏捏(适合1~2岁宝宝)
生活中,让宝宝小手捏捏的地方很多,只要家长做个有心人,一定能够捕捉到更多的机会。比如,吃饭时,宝宝会把饭粒撒在桌上,他们会一粒一粒去捏起来吃,爸爸/妈妈可能觉得不卫生,不让宝宝捏,但其实这个过程非常能锻炼宝宝手指的能力,所以爸爸/妈妈尽可能不要阻止宝宝这样做,因为他们这是在学习,是在成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桌子清理得干净卫生,方便宝宝捏饭粒。
游戏:给宝宝准备一些可以捏的东西,比如有弹性的球,带声响的塑料玩具,让宝宝捏捏这些小玩意。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宝宝用五个指头一起捏,或者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来捏。同时,可以告诉宝宝这个动作是“捏”,让宝宝能够把动作和语言对应起来。
手指游戏(适合2~3岁宝宝)
根据儿歌做游戏,爸爸/妈妈把宝宝抱在腿上,扶着宝宝的双手,帮着宝宝伸手指头,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动作,反复多次后,让宝宝自己表演。
老大找老大,唱首娃哈哈。(两手握拳,露出大拇指点点头,碰一碰。)
老二找老二,做个好伙伴。(两手食指相碰,互相勾住,并自然摆动。)
老三找老三,牵于转圈圈。(两手中指相碰,从左至右画圈。)
老四找老四,画画又写字。(两手无名指相碰,做涂写状。)
老五找老五,一起跳个舞。(两手小指相碰,左右摆动。)
十个手指头,握成叫拳头。(两手交叉握拳。)
锻炼宝宝手腕的力量
拍手可以锻炼宝宝手腕,手臂的力量和灵活性,同时感受节拍节奏,是帮助宝宝运动智慧发展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
游戏范例:
小手拍拍(适合1~2岁宝宝)
训练宝宝拍手的动作,随着儿歌上下、左右、前后地拍手,体会拍手的乐趣。
我的小手拍一拍,
我的小手举起来。
我的小手拍一拍,
我的小手放下来。
我的小手拍一拍,
我的小手前面来。
我的小手拍一拍,
我的小手后面来。
.....。
拍手歌(适合2~3岁宝宝)
主要让宝宝练习,拍自己的手一下,再和爸爸/妈妈的手拍一下,连续这样的动作。宝宝可以不念会儿歌,主要是练习拍手。家长要耐心地教宝宝怎样与别人拍手。开始时,爸爸妈妈都参与,一个人扶着宝宝的手和另一个人拍,这样能够让宝宝直接感受一下应该怎样做这个游戏,等宝宝自己学会之后,就可以不用人扶着了。
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开飞机;
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梳小辫;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爬小山;
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学跳舞;
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小孩吃肥肉;
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刷油漆;
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吹喇叭;
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扭一扭;
你拍十,我拍十,十个小孩站得直!
摘自《0-6岁育儿经大全集》 作者:静涛
备孕 好孕指南 9358
备孕 夫妻生活 4918
宝2岁9个月 2419
备孕 夫妻生活 7078
备孕 避孕流产 4021
备孕 夫妻生活
孕前保健 乳腺增生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遗传优生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夫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