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育儿管家

开心怀孕,科学育儿

首页
知识
开心社区
知识
知识详情
“医患隐私权”的保护人人有责

隐私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保护吗?绝对。医疗行业对患者的隐私保护,国内的确做得不够。国外某大学附属医院在癫痫手术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天,有个人到这家医院去看望一位病友,无意中发现他们公司董事长也在这里住院。事情曝光后,这位董事长被迫辞去了所在公司的职务,但他很快将医院告上法庭。最后医院因泄露患者隐私而要求庭外和解,赔钱了事。这种无意中泄露隐私的行为,医院是要承担责任的。这是西方的情况。

什么是患者的隐私?举凡与患者病情有关的信息,包括患者的身份识别信息、病情轻重等,均属于其隐私,医院及医院的所有工作人员、医疗行业的管理者、大众、公众等均不得泄露患者的隐私,这点应该成为全民的共识。虽然如此,但目前我国的媒体、公众、司法、医疗以及患者本身,并没有把隐私当做多大的事儿,大家对很多泄露隐私的行为似乎习以为常。

什么是泄露患者的隐私?对医务人员而言,凡是泄露了患者的身份识别信息,导致非相关人员能够获得其病情或识别其身份的,都属于泄露患者隐私。患 者的姓名、年龄、面貌特征、疾病的唯一性等,均属于患者的身份识别信息,均需医院和医务人员加以保护。但新闻从业人员、医疗行业的从业者与管理者,以及芸芸大众都对此一律漠视。只有当自己的隐私暴露在公众面前时,才表现出愤怒与不满。最常见的泄露隐私行为,在医院内随手可见。

例如,门诊大厅里的叫号系统总是呼唤着“张三患者请你到2号诊室就诊”,“李四患者请你到5号窗口取药”等等;在病房内,护士工作站内的名牌上不仅有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而且诊断也清清楚楚。床头柜上的标示如乙肝携带、梅毒等令人尴尬的信息,时有发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征求患者对实习、进修、参观人员的意见等等,都在有意或无意泄露患者的隐私。

有时即使隐去了患者的身份识别信息也会泄露患者的隐私。某医院专家对某种罕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进行了研究,随后将研究结果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尽管文章发表时,隐去了患者的姓名、住址等身份信息,但患者认为,他们这个家族的这种疾病在当地是特定的,在报告中没有进行适当的保护,泄露了他们家的隐私,医院在保护隐私中是有过错的,最后在诉讼中败诉。

美国医疗界在隐私保护方面做得最好。去年初,美国有家医院的医务人员在电梯内谈论患者的病情,被无关人员听到。医院为了保护患者隐私,将三位谈论患者病情的医生解雇。现在到美国去进修,首先要签订的就是隐私保护协议。如果医务人员有意或者无意泄露的了患者隐私,会受到吊销执照的处罚,在美国不会有人同情。

除了医务人员无意泄露的外,卫生管理当局泄露患者隐私更是比比皆是。例如,所有的质量控制检查、医院等级评审等,检查者随意或随机调取患者的病例,也是在泄露患者隐私。这些人虽然也是行业内从业人员,但并不是患者的主治医师;医疗纠纷鉴定过程中,鉴定组专家与鉴定有关的工作人员,甚至记者和律师,都可以接触到患者的信息。在美国的医疗官司中,鉴定专家和陪审团成员是需要与法院签订保密协议、需要得到法院的授权的,但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在文宣部门的所有正面宣传报道中,泄露隐私更是比比皆是。例如,正面宣传某人带病坚持工作等,也是泄露患者隐私的行为。以至于大家对此习以为常,没有尊重他人隐私的意识。

临床工作中,最近几年在隐私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进步,但永远不够。在很多医生的接诊过程中,其他患者常常推门而入,也是一种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这种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全为大众所为。在谴责医生没有保护患者隐私时,很多人自己就有意或无意地接触或侵犯了他人的隐私。现在我们的接诊室门上,写上了“保护患者隐私,敬请一人一诊”,但每次门诊,都会有患者或家属对此视而不见。其实,保护隐私,应该从每个人做起。

相关知识
如何预防和克服产后抑郁症?

如何预防和克服产后抑郁症?

产后 产后恢复        384

别让你的粉底白涂了

别让你的粉底白涂了

产后 产后生活        145

请注意产后恶露代谢期的饮食禁忌

请注意产后恶露代谢期的饮食禁忌

宝1个月        46158

月子乳房护理

月子乳房护理

产后 产后恢复        6835

职场平衡术

职场平衡术

产后 产后生活        87

热门知识
穿收腹裤的最佳时间

穿收腹裤的最佳时间

产后 产后恢复

产后减肥三步进行曲

产后减肥三步进行曲

产后 产后恢复

拥抱专属于你的高潮

产后 产后生活

产后肛裂如何调理

产后 产后恢复

最新热帖